文章来源:电视台
更新时间:
2019-01-08 16:32
点击数:次
关联稿件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已是花样繁多。知名品牌轿车会不经意间从身边驶过,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品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出了今日改革开放成果的甘甜。
改革开放以前,我县的交通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由于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普通走路出行的人们开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为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那时较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
在那时,购买自行车需要购车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其中牌子最响亮的便是永久和凤凰牌了,凤凰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三厂出品,一度供不应求。而现在自行车已经慢慢变更它的作用,从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器具。
渐渐地,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辆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吸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摩托车由于它的方便、高效、省力等优点一时间风靡全国,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安全性差、尾气污染环境等,这时候人们对一种更安全更舒适交通工具的希望也更加迫切了。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具备了汽车消费的能力,不少市民告别了自行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把轿车当做了生活、出行、谋生的现代化工具,这在四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私家车的大量出现,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和效率,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交通安全等方面出发,在2016年开通了首批公交车,结束了嘉荫县没有公交车的历史,从最初的两条线路如今增至四条,公交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不同层次上满足了城乡群众的出行需求,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回首40年的风雨历程,是对40年胼手胝足、砥砺奋进的深深致敬,更是为继续前进汲取智慧、积蓄力量。嘉荫小城在改革开放这场浪潮中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