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嘉政发

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嘉荫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嘉政发〔2023〕70号
发布日期:
2023-06-21
时  效:
名  称:
嘉荫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

嘉荫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21 15:30来源:嘉荫县人民政府访问量:
字体:

嘉政发〔202370

嘉荫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中、省属各有关单位,县政府各有关部门:

《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已经嘉荫县人民政府十八届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嘉荫县人民政府

                         2023621

嘉荫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621日印发


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

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面激发城市活力,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推动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及黑龙江省《关于推动夜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促消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夜间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城市消费、推动文旅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的原则,依托特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布局,保证对市民生产生活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前提下,在夜间市民活动集聚、游客集中适宜夜间聚集消费的区域,培育一批以时尚购物、特色餐饮、观光游憩为主题,夜购物、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健身等多业态并举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消费聚集区,初步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夜食、夜购、夜游、夜、夜健、夜映、夜演、夜宿等夜间经济板块,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力争2023年末建成以购物、餐饮娱乐为主兼顾其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夜间消费市场。

三、实施步骤

摸底规划阶段。2023年4月-6月,根据本地区实际,对适合开展夜间经济街区的商业布局、业态模式、商贸需求、存在问题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并制定适合本地区夜间经济开展的工作规划,明确整体规划、项目清单、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推进建设阶段。2023年6月-10月,根据本地区夜间经济工作规划开展推进工作,发挥自身特色重点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街区

总结推广阶段。2023年10月-12月,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更好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不断扩展我县夜间经济的影响力。

四、主要任务

)夜食:大力发展“夜美食”经济业态。做好美食一条街建设。鼓励餐饮企业推出特色美食、风味小吃、经典菜品,全力培育特色餐饮。按照“春尝鲜”“夏养生”“秋品味”“冬食香”的思路,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四季美食。促进夜宵消费,鼓励引进各地“网红餐饮”,提升夜间餐饮对夜间消费的黏度性。厨师大赛、啤酒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大餐饮促销力度,吸引周边地市、县区群众来消费。鼓励餐饮等商业场所及外卖配送单位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食堂。打造“嘉宴”等消费品牌,推动夜经济引燃消费热情。(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夜购:大力发展“夜购物”经济业态。在体育路北侧夜市区设置40摊位,城标处设置10个摊位,7月10日-8月末每晚17时开始,主要经营:杂货、俄罗斯特色产品、“兴安嘉品”产品、乡镇特色产品区、文创产品区(布设具有网红属性的星光摊位,展陈奇石、剪纸、书法、摄影、绘画、根雕、桦树皮等特色文化展品,插花、创意西点、神州龙棋、DIY 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带有龙乡元素的纪念币、徽章、钥匙扣、帽子、衣服等嘉荫特色纪念品、小商品。在集市的中心设置音乐驿站,将音乐与创意碰撞,营造轻松、惬意的文化氛围,实现龙乡夜游“吃、玩、买”完美融合,让集市更聚人气。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夜游:大力发展“夜旅游”经济业态。推进我县文化和旅游消费建设,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样板,在实现旅游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丰富衍生服务,拓展夜间旅游内容,全面构建夜间文旅经济产品业态、公共服务、市场推广三大体系,巩固提升“兴安嘉品”品牌以促进增加过夜游客为重点,6月5日-9月末延长景区营业接客时间(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购票时间延长至17:00,嘉荫北国恐龙乐园营业时间延长至晚20:30,图书馆、博物馆延长接待游客时间延长至晚20:30,新华书店延长接待游客时间延长至晚19:00,江边游船营业时间延长至晚19:30点)。制作嘉荫夜经济地图在线上线下大力宣传,同时,开通夜间专线公交车,起始点为江畔公园至恐龙馆,7月10日起每日晚18时、19:20分由江畔公园发车途经县水务局、燎原村至恐龙馆,每日晚18:40分、20时由恐龙馆返程。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配合单位:县交通局、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大队

)夜娱:大力发展“夜娱乐”经济业态。引导我县现有KTV、歌厅在提前服务时间的同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加强营销,通过各种推广活动,如折扣、优惠券、团购等,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并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度,使得顾客在KTV内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五)夜健:大力发展“夜健身”经济业态。6月5日至9月末县文体中心延长对外营业时间至晚20:30,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夜映:大力发展“夜放映”经济业态。7月10日至9月10日晚19:00利用朝阳镇、红光乡的露天电影区域播放电影,电影播放和文艺演出交替进行。嘉荫县内的电影院鼓励延长电影放映时间,增加大热、大火电影的播放场次。(牵头单位:朝阳镇、红光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

(七)夜演:大力发展“夜表演”经济业态。整合全县文化资源,7月1日至10月上旬开展龙乡江畔之夏系列文化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统筹安排、把握节奏错时进行调动各乡镇、社区、县直各单位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把握“七一”“八一”“十一”等重点节庆时段,提前谋划,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使全年广场文化活动“百花齐放”高潮迭起,营造浓厚的旅游城市文化氛围。举办“音乐节”活动(嘉•音乐节),围绕“发现、热爱、分享、传递”概念,不同的主题活动设置,强势打造嘉荫音乐热点话题。活动拟定开展2场,每场时长90分钟,拟邀请龙广电主持人做嘉宾主持。演出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设计了“热歌金曲+红歌展示+民族舞+外籍歌舞”等内容。整场活动将采取全媒体覆盖·全娱乐营销的方式,进行实时直播,用音乐点燃嘉荫夏日激情,用流量拉高嘉荫人气。(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文体广旅局、融媒体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交警大队、县消防大队、供电公司)

(八)夜宿:大力发展“夜住宿”经济业态。6月25日至8月末根据我县特色景区或公园,策划露天电影服务、现场进行艺术创作、邀请美食品牌入驻露营活动场地、邀请当地乐队表演等主题趣味露营活动,在日常露营方式的基础上,融入品牌、文化等元素,推动嘉荫特色旅游发展,打造城市周边精致露营标杆,借助露营小浪,掀起嘉荫当地旅游大潮。(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夜经济发展工作,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切实落实领导责任,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县发改局牵头成立嘉荫县推动夜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长:张仙峰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县长    

副组长:宋立民 县发改局局长

        王晓薇县文广旅局局长

员:侯冰楠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长岭县财政局局长

            吴林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全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孙兆军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闫立山县营商局局长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

            于松涛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孟祥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县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金永鑫国家电网嘉荫供电公司经理

            姚永生朝阳镇镇长

            李鹏顺红光乡乡长

            多英助县发改局副局长

            县文广旅局副局长

任占宇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局副局长多英助兼任,联络员孟祥如,办公室负责建立重点工作、难点问题的协调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二)加强规划引领。按照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规定,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夜间经济布局。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不同社区便民生活圈商业发展形态,因地制宜制定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围绕便利消费、便民服务,明确便民生活圈夜间经济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同时规划夜间经济特色产品、基础配套、便民服务体系,指导全夜间经济持续发展。(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发改、县文广旅局住建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三)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等政策,对夜间经济集聚区创建、开展促消费活动等繁荣“夜间”经济的相关工作给予支持。严格贯彻落实省、市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有关要求,全年发放200万元电子消费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恢复,鼓励夜市、路边摊等外摆经济发展,支持餐饮、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场所门前或指定区域有序开展外摆促销活动,免收政府权限内一切费用。对符合条件的新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限上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免收个体工商户、宾馆、旅游、饭店、商超、洗浴行业使用的锅炉、电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执行期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场监管局、住建局县发改局、财政局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四)加强服务管理。鼓励“夜间经济”经营主体进入市场将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管理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纳入行政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消费诚信建设,维护夜间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夜间经济集聚区及周边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盘活现有各类停车资源,在夜间经济集聚区周边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等。完善夜间消费出行交通配套设施。完善夜间标识休闲设施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推进落实夜经济活动安全配套措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器材,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营商局、交通运输局县交警队、县消防队、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五)加强宣传推广。打造嘉荫夜间经济品牌,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立体式塑造独具文化基因的城市符号,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夜间消费咨询服务,培育消费者夜间消费习惯,做大夜间经济总量,做强夜间经济品牌。积极报道发展夜间经济富民、便民、惠民的工作成效,为加快夜间经济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市场监管局)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