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5-04-27 10:27 点击数: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要遵循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全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民生逐步改善的目标,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20.7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47‰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
    为确保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保生态,着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继续实施《嘉荫县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加快推进全县生态环境改善步伐,两荒造林和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覆盖率计划实现76.12%,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计划实现350天。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污染监管力度,确保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目标,扎实推进重点火险区三期工程,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测,完成茅兰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建设工程,建设平阳河湿地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工程和能力建设工程。继续建设良种场防洪工程,开工建设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和结烈河河道治理工程、宝安村2.5公里护岸工程。
    二、稳基础,着力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全年粮豆薯总产量计划实现30万吨,同比增长18.8%;农业总产值计划实现23.3亿元,同比增长8%。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压大豆、扩玉米、增水稻”,计划实现大豆、玉米、水稻(包括杂粮等其他作物)种植面积4.5:4.5:1的目标。继续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板块建设。集中打造六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努力实现“六带联百村”。在保兴镇、红光乡、向阳乡、乌云镇和常胜乡五个玉米主产区乡镇建设10个粮食晾晒场。新增种植大户50户,引导农民新建种植业专业合作组织或种植、营销混合合作组织8家,新发展家庭农场4家,切实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继续发挥17个百万袋以上食用菌专业村的引带作用,保持现有食用菌品种多元化发展格局,确保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计划发展食用菌6014万袋。种植蓝莓、红松坚果林等经济作物3150亩。
    三、夯经济,着力拓宽经济增长渠道。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和金融贷款,激活民间资本,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服务手段,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规模工业企业的跟踪、分析和调控,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工业增加值计划实现11430万元。加强与俄方协商,尽快恢复嘉荫口岸通关,做好中俄浮箱铺设工作,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建设;做好进口俄基姆坎铁矿粉准备工作,尽快恢复嘉荫口岸的繁荣。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实现880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安排71751万元。
    四、强旅游,着力拉动三产增收。
    围绕业态转型、产业提升、品牌打响、服务做优,进一步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突出发展生态旅游业。深挖旅游资源,继续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举措,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抓好旅游产品升级,继续推进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服务大厅,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全面发展,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力量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加强对上沟通,全力推进通勤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延伸“龙游国旅”对外联络触角,加强与省内外等旅行社进行对接。接待旅游人次计划实现35.95万人次,旅游收入计划实现2.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实现6.75亿元。
    五、固基础,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规划引导,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升级改造体育路、工农路等8条街道;铺装理石道板1340平方米、路沿石5600延长米。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扮靓农村风貌。硬化村内巷道23600平方米,硬化边沟5800米,完成保兴镇十里河子村、庆丰村等6个村屯自来水维修工程建设;做好水毁道路修复的收尾工作,保证道路的畅通。
    六、强民生,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水平。
    继续维修学校校舍,做好薄弱校改造工作。继续做好特岗教师工作,为乡镇学校补充师资力量。扎实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再创中高考佳绩。抓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条件,提高综合卫生服务能力。安排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力推动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各类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提高“和谐嘉荫”建设水平。
 

相关文件: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