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确保实现全年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经济持续发展的后盾
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落实“三区三线”的划定,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推进空气质量监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计划实现90%以上,重点开展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农作物秸秆禁烧等烟尘污染专项整治。大力开展“清河行动”,完成74条河流的水域岸线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采石、侵占林地、捕捉林蛙及其他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计划完成恢复植被1万亩、森林抚育13万亩、培育良种苗木100万株。加强占区划面积20.2%的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工作,重点推进茅兰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阳河湿地保护区和太平岛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夯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落实秸秆还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等工作。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发展质量。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计划推广农业“三减”面积55万亩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13万亩,做好国家耕地轮作试点工作。继续实施种植业保险,全县耕地参保面积计划实现97万亩。提高农业生产示范引带作用,高标准多层次建设9处省、市、县三级示范园,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机械化作业和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计划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个。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达标率保持100%。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重点建设10个秸秆成型燃料站和秸秆收集点21处。提升食用菌产业水平,加快推进6 处黑木耳菌包厂和290栋吊袋大棚建设,种植食用菌计划4000万袋。加快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推进全县73个行政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持续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抓好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发展以肉牛、生猪、肉鹅、蛋鸡为主的养殖业,统筹兼顾发展特色养殖和林下养殖业。农业总产值计划增长6%以上。
(二)大力发挥生态旅游业带动作用。提档升级旅游基础设施,按照5A级标准打造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加快推进恐龙2号馆建设,持续完善太平岛、永安东湖等景区及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并在核心景区内增设具有恐龙元素的旅游附属设施,实现恐龙特色的深度融合。积极筹划举办第二届恐龙文化节、中俄集体婚礼和冰雪节等系列活动,提升宣传营销效果。积极指导嘉旅茅兰公司、伯龙瑞嘉公司、查加扬文化公司等企业开展市场开发、产品升级、线路拓展等业务,促进旅游开发、管理与运营统一协调,旅游收入计划增长10%以上。
(三)全力以赴扶持地方工业发展。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饲料加工厂建设,引进大豆加工企业,逐步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支柱型产业,为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源。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服务好万通祥、华银热电、万邦商混等现有企业,推进成长型企业延伸投资,不断做大做强。加快物流业发展,开工建设现代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农村物流园区二期工程。完善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日处理污水能力3000立方米,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招商引资计划实现2.3亿元,工业增加值计划增长4%以上。
三、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恐龙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泷浦居、水岸华府等小区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朝阳镇集中式水源地污水治理工程;升级改造净水厂和垃圾场;二热源新上170吨锅炉一台,铺设改造供热和给排水管网22公里,提高供热、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推进老旧住宅楼节能改造工程5处,实施城市亮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城区计划新增绿化面积9.36万平方米。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完成农村改厕3000户,计划完成49个村屯新增绿化面积178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数字乡村等工程建设,提升村容村貌。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启动计划投资26亿元、94.4公里嘉汤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尽快完成机场选址报告批复,同步进行可研编制工作。
四、持续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质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上下功夫,做到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继续实施产业项目、公益性岗位、政策性补助等措施,计划实现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长10%。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二小学教学楼、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疾控中心业务用房、乡镇卫生院中医馆、3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扶持政策,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平安嘉荫”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