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
说明书
(2000—2020)
黑 龙 江 省 嘉 荫 县 人 民 政 府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00一年元月
嘉 荫 县 人 民 政 府
县 长:黄志伟
建 设 局 长:张春永
规划办主任:谢建光
局 长 助 理:史文栋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 长: 王洪和 高级政工师
顾问兼总建筑师: 李之春 高级建筑师
总 工 程 师: 李明道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规 划 一 所 所 长: 陆彤 城市规划师
主 任 规 划 师: 陆彤 城市规划师
主 任 工 程 师: 韩冬冰 高级城市规划师
项 目 负 责 人: 韩冬冰 高级城市规划师
专 项 负 责 人: 刁爱平 高级工程师
戴利人 工程师
葛茹倩 助理工程师
目 录
第一部份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
一、县域基本概况﹒﹒﹒﹒﹒﹒﹒﹒﹒﹒﹒﹒﹒﹒﹒﹒﹒﹒1
(一)建置﹒﹒﹒﹒﹒﹒﹒﹒﹒﹒﹒﹒﹒﹒﹒﹒﹒﹒﹒﹒﹒1
(二)历史沿革﹒﹒﹒﹒﹒﹒﹒﹒﹒﹒﹒﹒﹒﹒﹒﹒﹒﹒﹒3
(三)自然及气候﹒﹒﹒﹒﹒﹒﹒﹒﹒﹒﹒﹒﹒﹒﹒﹒﹒﹒4
(四)自然资源﹒﹒﹒﹒﹒﹒﹒﹒﹒﹒﹒﹒﹒﹒﹒﹒﹒﹒﹒5
(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5
二、县域城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12
(一)发展优势﹒﹒﹒﹒﹒﹒﹒﹒﹒﹒﹒﹒﹒﹒﹒﹒﹒﹒﹒12
(二)制约因素﹒﹒﹒﹒﹒﹒﹒﹒﹒﹒﹒﹒﹒﹒﹒﹒﹒﹒﹒21
三、市域城镇体系现状﹒﹒﹒﹒﹒﹒﹒﹒﹒﹒﹒﹒﹒﹒﹒﹒21
(一)县域城市化水平﹒﹒﹒﹒﹒﹒﹒﹒﹒﹒﹒﹒﹒﹒﹒﹒22
(二)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22
(三)县域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结﹒﹒﹒﹒﹒﹒﹒﹒﹒﹒﹒﹒22
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3
(一)规划期限﹒﹒﹒﹒﹒﹒﹒﹒﹒﹒﹒﹒﹒﹒﹒﹒﹒﹒﹒23
(二)指导思想﹒﹒﹒﹒﹒﹒﹒﹒﹒﹒﹒﹒﹒﹒﹒﹒﹒﹒﹒23
(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4
(四)县域城市化水平预测﹒﹒﹒﹒﹒﹒﹒﹒﹒﹒﹒﹒﹒﹒24
(五)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25
(六)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25
(七)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26
五、县域基础设施规划﹒﹒﹒﹒﹒﹒﹒﹒﹒﹒﹒﹒﹒﹒﹒﹒26
(一)县域公路规划﹒﹒﹒﹒﹒﹒﹒﹒﹒﹒﹒﹒﹒﹒﹒﹒﹒26
(二)县域供电规划﹒﹒﹒﹒﹒﹒﹒﹒﹒﹒﹒﹒﹒﹒﹒﹒﹒27
(三)县域电信规划﹒﹒﹒﹒﹒﹒﹒﹒﹒﹒﹒﹒﹒﹒﹒﹒﹒28
六、县域旅游规划﹒﹒﹒﹒﹒﹒﹒﹒﹒﹒﹒﹒﹒﹒﹒﹒﹒﹒28
(一)境外旅游﹒﹒﹒﹒﹒﹒﹒﹒﹒﹒﹒﹒﹒﹒﹒﹒﹒﹒﹒28
(二)境内旅游﹒﹒﹒﹒﹒﹒﹒﹒﹒﹒﹒﹒﹒﹒﹒﹒﹒﹒﹒28
七、县域城镇发展战略﹒﹒﹒﹒﹒﹒﹒﹒﹒﹒﹒﹒﹒﹒﹒﹒29
(一)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29
(二)县域城镇发展战略﹒﹒﹒﹒﹒﹒﹒﹒﹒﹒﹒﹒﹒﹒﹒30
八、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与建议﹒﹒﹒﹒﹒﹒﹒﹒﹒﹒﹒﹒30
第二部分 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 ﹒﹒﹒﹒﹒﹒﹒﹒﹒﹒﹒﹒﹒﹒32
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3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32
(一)指导思想﹒﹒﹒﹒﹒﹒﹒﹒﹒﹒﹒﹒﹒﹒﹒﹒﹒﹒﹒32
(二)规划原则﹒﹒﹒﹒﹒﹒﹒﹒﹒﹒﹒﹒﹒﹒﹒﹒﹒﹒﹒33
三、规划期限﹒﹒﹒﹒﹒﹒﹒﹒﹒﹒﹒﹒﹒﹒﹒﹒﹒﹒﹒﹒33
四、城市规划区﹒﹒﹒﹒﹒﹒﹒﹒﹒﹒﹒﹒﹒﹒﹒﹒﹒﹒﹒33
五、城市性质与规模﹒﹒﹒﹒﹒﹒﹒﹒﹒﹒﹒﹒﹒﹒﹒﹒﹒34
(一)城市性质﹒﹒﹒﹒﹒﹒﹒﹒﹒﹒﹒﹒﹒﹒﹒﹒﹒﹒﹒34
(二)城市规模﹒﹒﹒﹒﹒﹒﹒﹒﹒﹒﹒﹒﹒﹒﹒﹒﹒﹒﹒34
六、城市用地选择与发展方向﹒﹒﹒﹒﹒﹒﹒﹒﹒﹒﹒﹒﹒35
七、城市用地布局﹒﹒﹒﹒﹒﹒﹒﹒﹒﹒﹒﹒﹒﹒﹒﹒﹒﹒35
(一)居住用地﹒﹒﹒﹒﹒﹒﹒﹒﹒﹒﹒﹒﹒﹒﹒﹒﹒﹒﹒35
(二)公共设施用地﹒﹒﹒﹒﹒﹒﹒﹒﹒﹒﹒﹒﹒﹒﹒﹒﹒35
(三)工业用地﹒﹒﹒﹒﹒﹒﹒﹒﹒﹒﹒﹒﹒﹒﹒﹒﹒﹒﹒36
(四)仓储用地﹒﹒﹒﹒﹒﹒﹒﹒﹒﹒﹒﹒﹒﹒﹒﹒﹒﹒﹒37
八、对外交通规划﹒﹒﹒﹒﹒﹒﹒﹒﹒﹒﹒﹒﹒﹒﹒﹒﹒﹒37
九、道路广场规划﹒﹒﹒﹒﹒﹒﹒﹒﹒﹒﹒﹒﹒﹒﹒﹒﹒﹒37
十、园林绿化规划﹒﹒﹒﹒﹒﹒﹒﹒﹒﹒﹒﹒﹒﹒﹒﹒﹒﹒38
十一、城市景观风貌规划﹒﹒﹒﹒﹒﹒﹒﹒﹒﹒﹒﹒﹒﹒﹒38
(一)城市整体景观﹒﹒﹒﹒﹒﹒﹒﹒﹒﹒﹒﹒﹒﹒﹒﹒﹒38
(二)城市景观系统﹒﹒﹒﹒﹒﹒﹒﹒﹒﹒﹒﹒﹒﹒﹒﹒﹒38
(三)建筑风格与色彩﹒﹒﹒﹒﹒﹒﹒﹒﹒﹒﹒﹒﹒﹒﹒﹒38
(四)城市冰雪文化﹒﹒﹒﹒﹒﹒﹒﹒﹒﹒﹒﹒﹒﹒﹒﹒﹒39
十二、专项工程规划﹒﹒﹒﹒﹒﹒﹒﹒﹒﹒﹒﹒﹒﹒﹒﹒﹒39
(一)给水工程﹒﹒﹒﹒﹒﹒﹒﹒﹒﹒﹒﹒﹒﹒﹒﹒﹒﹒﹒39
(二)排水工程﹒﹒﹒﹒﹒﹒﹒﹒﹒﹒﹒﹒﹒﹒﹒﹒﹒﹒﹒40
(三)供电工程﹒﹒﹒﹒﹒﹒﹒﹒﹒﹒﹒﹒﹒﹒﹒﹒﹒﹒﹒41
(四)电信工程﹒﹒﹒﹒﹒﹒﹒﹒﹒﹒﹒﹒﹒﹒﹒﹒﹒﹒﹒42
(五)广播电视工程﹒﹒﹒﹒﹒﹒﹒﹒﹒﹒﹒﹒﹒﹒﹒﹒﹒42
(六)供热工程﹒﹒﹒﹒﹒﹒﹒﹒﹒﹒﹒﹒﹒﹒﹒﹒﹒﹒﹒43
(七)环境保护工程﹒﹒﹒﹒﹒﹒﹒﹒﹒﹒﹒﹒﹒﹒﹒﹒﹒44
(八)环境卫生设施﹒﹒﹒﹒﹒﹒﹒﹒﹒﹒﹒﹒﹒﹒﹒﹒﹒48
(九)综合防灾工程﹒﹒﹒﹒﹒﹒﹒﹒﹒﹒﹒﹒﹒﹒﹒﹒﹒49
十三、近期建设规划﹒﹒﹒﹒﹒﹒﹒﹒﹒﹒﹒﹒﹒﹒﹒﹒﹒50
(一)居住小区建设﹒﹒﹒﹒﹒﹒﹒﹒﹒﹒﹒﹒﹒﹒﹒﹒﹒50
(二)工业区建设﹒﹒﹒﹒﹒﹒﹒﹒﹒﹒﹒﹒﹒﹒﹒﹒﹒﹒50
(三)道路及停车场建设﹒﹒﹒﹒﹒﹒﹒﹒﹒﹒﹒﹒﹒﹒﹒51
(四)园林绿化建设﹒﹒﹒﹒﹒﹒﹒﹒﹒﹒﹒﹒﹒﹒﹒﹒﹒51
十四、郊区规划﹒﹒﹒﹒﹒﹒﹒﹒﹒﹒﹒﹒﹒﹒﹒﹒﹒﹒﹒51
十五、规划实施措施﹒﹒﹒﹒﹒﹒﹒﹒﹒﹒﹒﹒﹒﹒﹒﹒﹒51
第三部分 远景规划构想 ﹒﹒﹒﹒﹒﹒﹒﹒﹒﹒﹒﹒﹒﹒﹒﹒﹒52
第四部分 规划成果 ﹒﹒﹒﹒﹒﹒﹒﹒﹒﹒﹒﹒﹒﹒﹒﹒﹒﹒﹒52
一、文字部分﹒﹒﹒﹒﹒﹒﹒﹒﹒﹒﹒﹒﹒﹒﹒﹒﹒﹒﹒﹒52
二、图纸部分﹒﹒﹒﹒﹒﹒﹒﹒﹒﹒﹒﹒﹒﹒﹒﹒﹒﹒﹒﹒52
第一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基本概况
(一)建置
1、地理位置:嘉荫县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东段。地理坐标,北纬48°8'30〃至49°26'5〃,东经129°9'45〃至130°50'。
县境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地段,面积6739.44平方千米,其北部与北东同俄罗斯仅一江之隔。上起葛贡河口,下至嘉荫河口,国境线长249.5千米。沿江对岸为俄罗斯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自西至东城镇与村庄有米罗果斯、布列亚市、斯克列兹伊诺、音诺肯基也卡、诺沃—波克洛夫卡、萨吉博沃、巴斯克沃、巴树洛沃、拉德、马里义诺、波姆佩耶夫卡。马斯克沃以下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该村庄与保兴山哨所隔江相望,已辟为对嘉荫边贸口岸。
县境正南、东南以嘉荫河自然流向为界与鹤岗市、萝北县相邻,朝阳镇至萝北县城凤翔镇240千米,绥滨公路马太段(马连至太平沟)横跨嘉荫河大桥,桥长105.6米,公路里程标为124千米。由朝阳镇至鹤岗、佳木斯均经此路。
西南以分水岭为界与伊春市之汤旺河区、新青区、乌伊岭区接壤,三区均有部分林场、农场、森林经营所建在县境内。嘉东公路长105千米,连接朝阳镇与汤旺河火车站,沪嘉乡政府至乌伊岭公路长65千米,朝阳镇至新青公路长130千米,乌拉嘎金矿局至新青公路长70千米。
正西北葛贡河、西米干河为界同逊克县相连。逊富公路(乌云镇至奇克镇)长109千米,葛贡河桥长34米,位于该公路66千米250米处。通河镇位于葛贡河口东侧,为本县西界屯落。
嘉荫县行政区划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距省城哈尔滨铁路691千米,公路591千米。位于伊春市亦是东北部,距伊春市公路226千米,公路铁路235千米。
2、行政区划
嘉荫县人民政府辖3镇6乡:朝阳镇、乌云镇、乌拉嘎镇,红光乡、向阳乡、保兴乡、沪嘉乡、青山乡、常胜乡。92个村民委员(全丰农场5村未计算在内),119个自然屯。另有两个农场:全丰农场、良种场。全县总人口77929人,总户数23491户,其中农业人口47529人;非农业人口28347人。有汉、满、回、朝鲜、鄂伦春等11个民族。
一九九九年人口平衡表
单位:人
地名 | 一九九八年末人口数 | 一九九九年末人口数 | ||||
总人口 | 其 中 | 总户数 (户) | 总人口 | |||
非农业 | 农业 | 未落常 住户口 | ||||
总计 | 78149 | 28018 | 46937 | 3158 | 23491 | 77929 |
朝阳镇 | 19851 | 14979 | 4241 | 631 | 6542 | 19477 |
乌云镇 | 9736 | 2018 | 7480 | 238 | 2780 | 10137 |
乌拉嘎镇 | 9530 | 6711 | 1857 | 962 | 2948 | 8850 |
常胜乡 | 3639 | 263 | 3230 | 146 | 905 | 3657 |
向阳乡 | 6864 | 480 | 6234 | 150 | 1761 | 6827 |
保兴乡 | 8510 | 945 | 7113 | 452 | 2321 | 8628 |
青山乡 | 3610 | 467 | 3043 | 100 | 1138 | 3581 |
沪嘉乡 | 2771 | 215 | 2372 | 184 | 771 | 2848 |
红光乡 | 3644 | 787 | 2707 | 150 | 984 | 3670 |
嘉荫农场 | 9994 | 1153 | 8696 | 145 | 3341 | 10254 |
(二)历史沿革
周属肃慎部;汉属扶余部;唐属黑水靺鞨黑水部;辽属五国部;金属扶余路;元属水达达路,后改属开元路;明属努儿干都司;清属瑷珲副都统辖地,后改属兴东道(摘自黑龙江志稿—第五十页佛山县条)。1912年属罗北县,1916年改属乌云设治局。1927年(民国16年)划萝北县嘉荫河以北、划乌云县结烈河以南之地设佛山设治局,治佛山镇(今保安村),隶属黑河道。1929年升三等县,治今朝阳镇。1941年由黑河省划归三江省。1946年解放。1947年10月由三江省划归松江省。1949年5月划归黑龙江省。1950年又划回松江省。1952年12月国务院179号文件批复,佛山县由松江省划给黑龙江省地区。因佛山县与广东省佛山市重名,遵守国务院指示,于1955年11月1日更名为嘉荫县(以境内嘉荫河名为县名)。1966年3月,将逊克县葛贡河东北的土地(乌云区)划给嘉荫县。同年,嘉荫县稻田公社划给嘉荫农场。1970年3月嘉荫县由黑河地区划归伊春市。
(三)自然及气候
嘉荫县处在小兴安岭东北麓和黑龙江西南岸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地段。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岸岭余脉呈鸡爪状向黑龙江边延伸,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漫岗平原相间。西南部守虎山,海拔787米,为本县之颠。西南部平均海拔400米左右。西北部和中部为漫岗丘陵区,平均海拔300米左右。东北部为沿江平原区,平均海拔150米左右。全县平均海拔230米左右,全县最低点在东南部马连村北,海拔76米。按地貌的形态,总的比例可概括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
嘉荫县地处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区。由于地势和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呈阶梯样式变化,西北来的冷空气与东南来的温暖湿润空气在小兴安岭及老黑山上交锋,造成本县内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二个小气候区。一是位于小兴安岭北坡的青山乡、沪嘉乡西南部、常胜乡西部、乌拉嘎镇大部、红光乡西部、保兴乡西南部属山地小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多雨。积温10℃≥1600℃左右,无霜期90天左右,降雨量530毫米左右。1月平均气温-29℃左右,可持续40多天。8月平均气温27℃左右,只有20多天。二是常胜乡东北部、乌云镇、向阳乡、红光乡东部、朝阳镇、保兴乡东部地区,冬季,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风大、严寒、干燥。1月最低温-48℃,可持续10天左右。8月上旬高温可达37℃、仅中午3—4小时,可持续20多天。降雨量65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积温10℃≥2200℃。全县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17℃,7月均温28℃、年积温10℃≥2000℃、无霜期115天、年降雨量630毫米左右。
(四)自然资源
矿藏有煤、油母页岩、黄金、钠质膨润土、石灰岩、硫铁矿、麦饭石等。储量最为丰富的是黄金。正如人们所说:嘉荫县的历史就是黄金开采的历史。黑龙江乡土志稿:早在金代,完颜就派人在观音山一带采金,“二十以一为税”。据黑龙江志稿载:清末,莫河金矿就开设了观音山金厂,在嘉荫河一带采金。次之是褐煤。早在伪满州国时,就有人零星采掘。农产品主要是小麦、大豆。林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是红松,大部分在汤旺河林业局、新青林业局、乌伊岭林业局的施业局区内,保兴乡西南部山区也有部分红松,其它树种有落叶松、鱼鳞松、白松。储存量较多的是阔叶树木,主要树种有杨、桦、柞、水曲柳、黄波罗、椴树等。野生动物资源有梅花鹿、马鹿、黑熊、狍子、水獭、水貂、猞猁、獐子、貉子、灰鼠、香鼠、松鸭、飞龙等。江河中盛产淡水鱼,有“三花”(鳊花、螯花、鲫花)、“五罗”(哲罗、铜罗、发罗、胡罗、丫罗)、鲑鱼、鲟鱼等名贵淡水鱼;还有鲤鱼、鲫鱼、虫虫、牙布萨、鲇鱼、牛尾巴等杂鱼。山林中还生长着珍贵的人参、黄芪、五味子、一轮贝母、刺五加等名贵药材;还有山葡萄、都柿、猴头、木耳、鸡腿蘑、松籽、蕨菜等山林特产。
(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综述
199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4,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第二产业增加值5,141万元,比上年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9,075万元,比上年增长7.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40元,比上年增长11.4%。
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99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41.1%、21.3%、37.6%;与上年比较,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上升0.9、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
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18,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73%提高到75%。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个体工商业户和私营企业达到1,342户,从业人员达到1,817人,产值实现2,0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采取破产、租赁、出售多种改革形式,推动了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1999年全年共完成5户企业的改革工作。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通过抓发展促就业、安置与自谋职业相结合,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全年有210名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1999年末全县城登记失业人员1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粗放经营,比较效益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工业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弱;财政状况十分紧张,财源支撑点少;用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资金相对不足。
2、农业
1999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农业增加值实现9,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全县总播种面积完成36,669公顷,比上年增长410公顷。其中:大豆面积25,401公顷,比上年减少5,082公顷,玉米面积4,115公顷,比上年增长1,618公顷,小麦面积4,529公顷,比上年增加3,270公顷。粮豆薯总产量完成58,989吨,比上年增加19,439吨。试种水稻80公顷,获得成功。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产值6,208万元,比上年增长3.8%。造林面积1,410公顷,比上年增加3.8%。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全年无火灾发生。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协调发展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971吨,比上年增长13.2%,全年畜牧业实现产值757万元,比上年增长7.4%。
渔业发展较好。1999年全年水产品产量700吨,比上年增长10.2%。产值实现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1999年全年实现现价总产值8,204万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现价增加值2,79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实缴税金3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8%,净利润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9%。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改善。1999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6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34台,比上年增长1.6%;小型拖拉机4,064台,比上年增长0.6%;大型联合收割机69台,比上年增长4.5%,小型配套农具3,940台,比上年增长3.6%。
3、工业、建筑业
1999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2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工业增加值完成3,748万元,比上年增长9.9%。木材加工能力增强,基本实现了原木不出县的目标。
1999年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比上年提高26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73%,提高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4%,下降了3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1.88次,加快了0.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7%,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916元/人,提高了36.2%,资本保值增值率111.7%,提高了21.5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88.5%,下降了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39万元,比上年增长90%,实现利润总额278万元,增长4.5倍,亏损企业亏损额46.4万元,比上年减亏85.7%。
建筑业1999年全年施工个数47个,完成增加值1,393万元,比上年增长45.9%;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9.74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9%。经济适用用住房建设进程加快,完成经济适用住房面积9,400平方米。
4、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258万元,比上年增长74.1%。按用途划分:生产性投资3,036万元,比上年增长66.4%;非生产性投资2,222万元,比上年增长85.8%。
1999年全年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环境的投资3,487万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6.3%。主要项目有:电业局农网改造,常胜、旧城护岸工程,保兴乡灌渠土地资本经营,朝阳镇永安灌区泵站,中植集团建造经济适用住户,朝阳镇铺设沥青路面、道板、种植草坪、安装路灯、新增下水道、建造朝阳大市场等。
5、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1999年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完成增加值2,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完成的客货运输量如下:
1999年公路货物运输量38.6千吨,比上年增长30.8%;
1999年公路旅客运输量548千人,比上年增长0.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308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函件200,561件,特快专递1,953件;全县住宅电话11,868户,增长43.7%,其中:农村住宅电话用户增加到6,627户,增长46.1%;移动电话1,724户,比上年增加781户。
6、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1999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49万元,比上年增长3.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县的零售额9,042万元,与同期持平;县以下零售额4,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3.5%。
各类商品销售中,吃的商品零售总额5,621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5.2%,穿的商品零售额2,263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18.2%,用的商品零售额3,967万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1.9%。物价涨幅继续回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7、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嘉荫县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为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年实现引资项目14个,实际到位资金2,685万元,比上年增长9.3倍。
进出口贸易额21.6万美元,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有:木材、钢材、大米、红砖、木耳、蕨菜、饲料等。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和劳务合同4份,其中:签订蔬菜种植面积95公顷,木材采伐量90万立方米。
1999年接待旅游人数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9%,旅游收入197.8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8、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1999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95万元,比上年下降6.0%;财政支出完成5,371万元,比上年增长6.3%。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发展较稳定。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6,742万元,比上年增加8,806万元,增长23.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843万元,比上年增长81.6%。各项货款余额35,673万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短期货款34,559万元,比上年增长4.3%。保险业全年承保总额58,250万元,比上年下降24.2%。保险收入34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12万元,下降2.0%;人身保险费收入131万元,下降2.2%。个险赔付金额97万元,比上年减少177万元。
9、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科技、教育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围绕“199888”典型示范工程,开发、引进、示范、推广先进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实用科学技术、项目,努力抓好科技成果转化。1999年全年共完成科技项目25项,其中,科技攻关项目7项,科技推广项目13项,科技星火项目5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育投入有所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代教学手段明显增强,“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素质教育日趋活跃,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力度加大。1999年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数4,891人,比上年增长5.0%,普通小学在校生数7,105人,比上年减少598人,职业中学在校生数233人,比上年增长133%。
1999年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文化站(馆)10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次数百余次,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图书总藏量40,629册,本年新购藏量629册。新安装农村有线电视35个村屯,消除了广播电视盲村。1999年全县运动员在伊春市六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奖牌总数第5名,奖牌183块;金牌总数第3名,金牌43块;团体总分第5名。共举办排球、乒乓球、象棋、环城等多项县级比赛,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卫生医疗条件不段改善,医疗水平继续提高。1999年,全县医院、门诊所机构35个,城乡医院拥有病床339张,比上年增长2.4%,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92人。其中:医师115人,护师158人。县医院加大了医疗条件的改善力度,筹集资金140余万元,新建了殡仪馆,维修了门市房,购置了CT机、X光机、彩超、胃镜等新型先进仪器。
10、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继续得到重视。全县环保系统共有64人,环境监站1个。城乡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噪声控制区覆盖率为91.5%,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14.6%,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6分贝,比上年下降2分贝。
11、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取得实效。1999年全年全县出生人口700人,人口出生率8.69‰,比上年下降1.61‰,死亡人口345人,死亡率4.29‰,比上年增长0.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4.41‰,计划生育率达到98.43%。年末全县总人口77.929人,比上年减少220人,其中:农业人口47,529人,占总人口61.0%;非农业人口28,018人,占总人口36.4%;未落户常住人口2,053人。
1999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元,比上年增长9.9%。由于受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加之农产品价格降低,使农民收入按常年计算增幅不高。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15元,比上年增长14.2%(1998年农业严重受灾)。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116,比上年下降9.8%,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款37,95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628万元,增长17.4%。
社会保险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年共有493人参加离退休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73人;1,452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49人,其中,下岗职工参保17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03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纳入56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80元。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1999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农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1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
二、县域城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 发展优势
1、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县内森林植被属小兴安岭北坡森林植被区。林相分为深山针阔混交林,浅山阔叶林,低山丘陵次生林。
县境西南为汤旺河、新青、乌伊岭三个林业局施业区,林分类型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水曲柳、山杨、紫椴、白桦、枫桦、山榆、黄波萝等。伴生树种和下生木主要有青楷槭、山槐、赤杨、榛柴、山樱桃等,还有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等藤本植物。该区中部有大面积红松原始林,西北部有大面积落叶松原始林。
在县镜东南,即马连林场、连江林场施业区,属低山原始阔叶林区,主要树种有山杨、紫椴、糠椴、黑桦、白桦、柞树、榆树、水曲柳、黄波萝、胡桃楸、色树等阔叶乔木;局部有少量红松、云杉、冷杉;伴生树种有山槐、赤杨、暴马子、山桃、山丁子、野梨等;灌木树种有榛柴、刺五加、兴安杜鹃、野刺玫、樱桃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等。
覆盖县镜中部、西北部、南部低山丘陵多为次生林,林相或是以蒙古柞为主的带状天然次生林,或是以柞、山杨、黑桦、白桦为主的块状混交天然次生林,顶部多生兴安杜鹃、刺五加、五味子,以及榛柴灌丛。
依照1974年国家航测资料推算,截止1999年底,全县共有林业用地254746公顷,其中,国营林业用地216202公顷,集体林业用地38544公顷,林木蓄积量1752.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57.8%。
2、高品位的矿产资源
卖饭石矿产区位于乌拉嘎镇东2.5千米处,靠近乌新公路,距新青火车站60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30°15',北纬48°22'。未经风化的卖饭石多呈灰褐或红褐色,带黑色斑点,由斑晶和基质组成。风化面呈黄褐色,并有白色斑点。
卖饭石中微量元素总含量大于1000ppm,其中Sr大于200ppm,Sr/Rn>2Cc—En/Gd—lu>8。放射性元素不超过规定指标,毒性实验安全。主要用途:净化自来水源,改造土壤与生态环境;饮用卖饭石饮料和酒类可缓解疲劳,健脑;广泛用于化妆品生产,它可使皮肤表皮角化层、角质层、透明层变薄,皮肤细嫩,对氨有较强吸附作用。
可用作冰箱除臭剂;作蛋鸡微量元素添加剂,可提高产蛋率,增加蛋壳厚度;还可医用,治疗皮肤病、痈疽等症。
·膨润土俗称“观音土”。矿体位于“观音山”,地理坐标东经130°29'至130°36',北纬48°33'至48°36',距县城朝阳镇约50千米,水陆运输方便。该膨润土为钠质,用途较广。尚未圈定矿体,估算储量5000万吨。
·黄金:(1)脉金主矿区位于团结沟东北约300—400米处,面积3.8平方千米。1974年省冶金局704地质队勘测储量52733.61千克,以后继续勘测,现有储量77000千克。(2)砂金,本县砂金富集之地主要在嘉荫河河谷,乌拉嘎河中上游、结烈河上游、乌云河上游。据黑龙江省地质局汇总资料计算:嘉荫河谷储量和尾砂含金量计4026.8千克,乌拉嘎河流域储量与尾砂含金量约2000千克,大结烈河远景储量924千克,乌云河水系和西木拉汗砂金矿至今未进行地质勘测。目前已测得数6950公斤。
·褐煤:1959年5月至10月,黑龙江省燃料工业厅207地质勘测队在乌云煤田进行普查勘测,圈定矿体,求得C1—C2级储量410.184万吨。1974—1975年,伊春工程公司地质勘测队,提供A区可采储量报告图定为300万吨。1966年至1991年嘉荫煤矿累计采煤665303吨,加上逊克县和库尔滨农场开采约75万吨,但近年实测仅有工业储量60多万吨。此外,大同村褐煤点,白山头褐煤点均进行过勘测,但未获工业储量。
其他尚未探明储量亦未开采的矿产资源有:油叶岩、黄铁矿、蛇纹岩、膨胀珍珠岩、大理石、玛瑙、琥珀、伟晶岩、黑曜岩、砂石等。
3、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全县有野生动物17种,占全省97种的17.5%。
·林栖动物有:黑熊、野猪、犴、马鹿、梅花鹿、虎、狍子、獐子、山羊、狼、猞狸、灰鼠、貂等。栖息在草原田间的有:狐狸、灰鼠、貂等。栖息在水域沼泽的有:水獭、水貂、水鼠、青蛙、野鸭等。林间草甸飞禽类有:飞龙、沙漫鸡、雉、山鹰等各种鸟类50余种。黑龙江江心岛—双河岛附近水域有灰鹤、白头雁、小天鹅、雷鸟、鸳鸯等。还有遍布各地的蛇、鼠、黄鼬等。
·野生植物:全县约有野生植物近千种,其中林生约800种,草甸、沟塘生约200种。林生以蕨菜、刺嫩芽、黄瓜香、绿茎、猴腿五种为多。蕨菜年生长量3000吨以上,3镇6乡两个国营农场均可采集,全县每年设采收点30余处,主要出口日本国。山坡、山颠、江心岛屿上大量生长着山葡萄、臭李子、山樱桃、山丁子、托盘(野草莓)、黑加仑、山梨、野玫瑰、五味子等野生浆果类,以及松籽、橡籽、山核桃、榛子等硬壳果类。林生食用菌类有猴头、黑木耳、鸡腿蘑、榆黄蘑、元蘑(椴木生)、榛蘑、草蘑、对蘑、花脸蘑等。沟塘多产都柿。中草药169种,黄芪、党参、一轮贝母、五味子随处可见。
4、丰富的水面与水产资源
·水面—1974年国家航测卫星拍片理论数据14382公顷,1981年农业区划调查17000公顷。黑龙江流经本县6个乡镇,为中俄界江,是渔民自然捕捞主要水面。境内河流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4条—乌云河、结烈河、乌拉嘎河、嘉荫河,因鱼场破坏,产鱼很少。全境大小泡泽59个,江河沿岸分布32个,水面1096公顷。全县共有可捕捞水面1.3万公顷,可养殖水面4000公顷。
·水产—前苏联鱼类学家尼科尔斯基著《黑龙江鱼类》记载:黑龙江水域有22个鱼科98种,本县水面发现14科66种。具有食用价值,渔民经常捕捞的有鲤、鲫、鲢、青鱼、草鱼、鲂、雅罗、赤梢、黑龙江茴鱼、鲶、狗鱼、鲑鱼、哲罗、细鳞、白鲑、鲟鱼、鳇鱼,以及小型成鱼等40余种。其中鲟、鳇、鲑(大马哈)、“三花五罗(鳊花、螯花、鲫花、哲罗、发罗、雅罗、胡罗、铜罗)”、鲤、岛子是珍贵鱼种,且每年都有捕获。鳇鱼籽出口德国、日本、美国。
5、繁荣的口岸贸易
嘉荫口岸是伊春市域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口岸。城市业已开埠通贸易,现有海关、边检、动植检等口岸设施。建有20万吨立壁式码头,海关联运已通航,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团组,近400多个市县、厂矿,5000多人次来县勘察、洽谈和投资。
嘉荫口岸是中俄间伊春与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两个直接经济腹地相互衔接的交点,是两地间人流物流交换的枢纽,也是综合反映各自经济腹地经济结构特征的窗口。对嘉荫来说是发挥地缘优势、振兴经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6、丰富的旅游景观及文物资源
·黑龙江与兴安岭为嘉荫形胜之源
黑龙江源于大兴安岭,自洛古河口以下称黑龙江。其上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肯特山;南支是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全长4478千米,在我国境内长3774千米,在嘉荫县境内长249.5千米。
黑龙江一般划为三段:洛古河至黑河市为上游段;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段,乌苏里江口至鞑靼海峡入鄂藿茨克海为下游段。自俄结雅河口以下,地势平展,水流舒缓,河道比降只有0.1‰。
嘉荫县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黑龙江自葛贡河口流入本县境域,流经常胜乡、乌云镇、向阳乡、嘉荫农场、红光乡、朝阳镇、保兴乡、至嘉荫河口去萝北县。保兴山以上水面开阔,港汊岛屿较多,属我国领土较大岛屿有8个。自保兴山下,江面变窄,水流湍急,至观音山折而东南,两岸峰峦叠嶂,多雄伟奇特地理景观。
兴安岭,满语意为“大石”。清代以前称为内外兴安岭,民国以后始称大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如卧虎横亘于松嫩平原东北。嘉荫且位于小兴安岭北麓东段,山岭余脉呈鸡爪状向江畔延伸。县城朝阳镇处于山环水抱之中,其巍峨俊秀景色盖缘于兴安龙江。
·三山矗立龙江畔:嘉荫县县城上下有三山:龙骨山山不高有“龙”则名,观音山山不险有“庙”则灵,惟保兴山险峻以登临为幸。三山均临江揽胜,连山得势,登临既可饱览异国风情,又能环顾兴安风采。
龙骨山位于县城西617号航标619号航标之间,名为一山,实则丘陵,因埋藏异常丰富的恐龙化石遗骨而得名。昔日沙皇俄国曾组织生物学工作者在此山挖掘恐龙化石,组装一具骨架复原,至今陈列在列圣·彼得堡博物馆。
1978年5月至1979年9月,黑龙江省博物馆在此山一号发掘地获恐龙化石1432件,组装两具骨架复原。1991年县文化馆组织挖掘,已组装一具骨架复原,拟放于龙骨山恐龙馆内。
龙骨山景色迷人,变幻奇丽。赴龙骨山水陆皆可至。一般游人以船代步,由县城出发逆龙江而上,时许可到。也有好奇者,愿从陆路赴至,别有一番情趣;从县城乘汽车,沿嘉东公路西行,约驶20分钟,至燎原村田间,下车北至。穿丛林,爬陡坡,越小溪,跨独木桥,行三华里许,便是黑龙江边。
观音山位于县城东南,水路50千米可至。嘉荫县原名佛山县,即源于此山。
山势南起于十里河谷北缘,渐次升高,势若惊涛,涌向江边。临江数峰耸峙,连绵相瞩,主峰高319.6米。东端有一山呈金字塔形,姊妹峰形似坐椅,椅上似有观音菩萨静坐。黑龙江西来在其脚下折而东南行,两岸山峦起伏,草木葱茏,江上波涛凶险,险象环生。昔日舟行此处,渔人皆在船桅杆系红布祈望平安,亦有人舍舟登岸,遥拜观音。
自东山脚沿古石砌曲径拾级而上,斗折蛇行二百米许,便至观音庙。庙宇分正殿与偏殿,皆青砖筒瓦,飞檐斗拱,面江负山,掩映于苍松柞柳之间。正殿有常住寺僧,庙外古树悬铜铸大钟。该庙传说始建于1874年,系观音山金矿佛教徒所建。清末民初,教徒达数千人,每日香火不段,钟声不绝。1900年“庚子俄乱”,所有建筑毁于一旦。现仅存段垣残壁,砖瓦残骸,门眉虎头雕饰花纹尚清晰可辩。山东北坡尚存古战场壕堑,镌刻着八国联军劫掠期间,这里清军和沙俄侵略军的一场恶站。
保兴山位于县城东15千米处。东西横跨9千米,南北跨越7千米,主峰高504.2米,其势渐倾于江面,登峰可俯瞰江流。左右断崖绝壁,望而生畏。唯山背有路可通,向为军事重地。民国初年驻军一排,伪满时驻军一班。
登保兴山主峰环顾四野,可一览北国风光:远眺彼岸,沃野千里,平畴远风,空旷寥廓;回首兴安,林海万顷,山峦重迭,雄伟壮观;俯观江流,舟如弹丸,房舍成块,俄巴斯科沃小镇尽收眼底。
·江畔公园:江畔公园位于北门西侧防浪墙前,在突入江边的半月形月坛左侧,宽80米,长310米。有恐龙家族园雕和恐龙世界浮雕,再现了嘉荫大地中生代晚期,即距今7000万年前的动植物生存状况。三百米水泥防浪墙前,依次是花圃、曲茎、苍松翠柳,游人橙。北门东侧是边防了望塔、会晤厅以及拟建的谧园公园。会晤厅前是军艇泊位,往西依次是国航、外事、航标、渔政、地航、民航泊位。每值夏季,从现代化军艇、客货轮,到原始的舢板,连绵数里,旌旗飘扬,集古今之大成,汇军民于一江。
·两滩一场多野趣:嘉荫大地有大小26条河流,59个泡沼,水面25.5万亩。在黑龙江与内河交汇处,往往淤积洪积形成秀丽宜人的滩涂岛屿,为鱼类回游,乌类憩息、繁衍之地,其间天然鱼场,鸟岛,游之多有野趣,如野鸭滩、新发杨柳滩、永安钓鱼场。
野鸭滩在结烈河流入黑龙江的河口处,有一处由四个小岛组成的江心岛屿,长3100米,宽600米,面积1.1平方千米。岛上野生动物聚集,鱼虾繁富,加上多年界江两岸不准鸣枪狩猎,鸟类未受惊忧,于是数以万计的水禽鸟雀便在附近水域觅食,嬉戏,据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调查,岛上停留过的禽鸟有:灰鹤、白头雁、小天鹅、雷鸟、鸳鸯等30多种,俗称“鸟岛”。岛南端野鸭滩上,野鸭窝一个挨着一个,鸭蛋俯首可拾。在该岛水域捕鱼,亦唾手可得。
新发杨柳滩位于拟建的谧园公园东、新发村后,故名新发杨柳滩。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防黑龙江洪水,在县城与新发村之间的江岸上广植杨柳,人工林面积十余公顷,今白杨高数十米,翠柳高十余米,林间芳草萋萋,野花丛生,树上百鸟争鸣,林边是大片的黑龙江漫滩。滩与新发套子岛相连,该岛长1300米,宽250米,面积30公顷,岛上遍生河柳、李子,岛与陆地间的漫滩是天然鱼场。
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上旬,江水或涨或落,沙滩时隐时现,各种鱼类回游觅食,捕捞甚易。渔人用拉网、挂网、趟网、甩钩、串钩,均能如愿以偿。小憩时,在林下支上吊锅,用江水烹江鱼,举杯畅饮,其乐无穷。
永安钓鱼场朝阳镇南迎门山下,方园十余平方千米是水网湖沼,其间永安西河宛如锦带穿流其间,还有大小数十个人工养鱼池,这便是著名永安钓鱼场。
·鄂伦春“船棺葬”遗址:该遗址位于乌云河源头,数十年人迹罕至,俗称“鬼难达”。其山红石壁立,姿彩斑斓,如切如刻,如雕如塑,其状或如老翁宴坐,或如巨人竦立,或如猛虎欲跃,或如驯鹿觅食。石缝中古树松斜出,绝壁直插云天。
石壁洞内有“船形棺”,棺内有无头尸体一具 。陪葬物有佩刀两把,箭杆、箭簇(铁制)、桦皮筐箩、桦皮筒、桦皮碗各一件,还有鸣镝葫芦、皮带、鱼具、家织布衣与狍皮残片。头盔、兜鍪均无,似曾被盗。洞口有过火树悬立。
石壁前是山间小平原,野花中有成片的黄芪、一轮贝母,盛夏野花烂漫,落英缤纷。在乌云河源头,河宽仅数十米,水流潺缓,清澈见底,游鱼悠闲自得,结队而行,全不惧人。
·嘉荫河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位于县境南部与新青区、鹤岗市交界的嘉荫河右岸,西梧桐河左岸。地势南低北高,依势掘壕建城,壕深约3米,宽3—12米不等。壕内为城垣,城垣有马面。东、北、西三面城垣长约1400米,每隔40米或90米有一马面,共存马面24个。城垣底宽6米,残高1.5米至2米。东西面对称出现豁口,宽约26米,是两个城口。外城内有瓮城。全城除南面低洼不见城垣外,基本完整。
1982年伊春市文物普查队考察发现1件三足单耳祭器,5件炊煮器,均为铸范合成铜器具,其中六板耳铜锅较为完整。此前,县内有人路过此处发现有铜镜9面。
·永安青铜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永安西596号航标与了望塔之间,距黑龙江边70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80米,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出土文物有盘口罐、红衣陶壶等。盘口罐豉腹上大下小,底很小,有的似长颈,多呈黑色或黄褐色。口沿部纹饰丰富,有戳刺纹、横划弦纹、锯齿纹等。经考古鉴定,属青铜器时代器皿,约在我国战国至西汉时期。此地可能是肃慎族部落聚居地。
·乌拉嘎硅化木群:乌拉嘎硅化木群位于县境西南部山区的乌拉嘎河中游,距团结沟脉金矿体西南1千米处。1983年乌拉嘎金矿局水枪采选场采剥作业时,发现距地表3.5米至4米的砂石层中有成群的古树化石,分布在东西宽205米、南北长400米的范围内。化石直径在20—60厘米之间,年轮清晰,表面呈黑色或深褐色。据地质工作者和专家初步鉴定:乌拉嘎硅化木群属中生代侏罗纪晚期,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左右。
该地所存硅化木群基本完好,分布集中。它既有考古价值,又有观赏价值。
(二)制约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同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交通运输条件落后,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城镇给排水设施不配套,城镇道路系统不完善,电力电信设施不全等,都影响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2、工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仍停留在初加工的水平上,没有在精深加工上取得大的突破。品牌意识不强,营销环节薄弱,产品产销率较低,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3、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少,企业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低,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4、人才匮乏。缺少技术型、知识型、管理型人才,影响了创新能力,不利于新技术、新知识、新机制的推广和应用。
5、对外开放的宣传不到位。嘉荫丰富的资源、独特的优势还不为世人所知,招商引资工作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
6、在面向市场发展农业方面认识有待提高,步伐不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不明显。产业产品结构单为。产业化链条不完善,农田基本建设水平低,农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脆弱无力。
三、市域城镇体系现状
嘉荫县域城镇体系的形态与分布特点在我国属常见类型,为单中心体系类型中的行政中心为核心分散布局的城镇体系类型。从县域内城镇发展的历史看,发展速度较快是在建国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目前多数乡镇职能雷同,性质单一,多为行政管理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
(一)县域城市化水平
1999年末,县域总人口781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018人,县域人口非农业化水平35.85%,城市化水平较高。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县域内有乌拉嘎金矿、乌云煤矿、嘉荫农场职工,非农业人口近9000多人。
(二)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至1999年年末县域内共有3个建制镇、6个集镇、1个农场场部。
据1999年县域城镇人口分布情况,县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
1、人口在19000人以上的有:朝阳镇。
2、人口在2000—7000人之间的有:乌云镇、乌拉嘎镇。
3、人口在700—1500人之间的有:红光乡、保兴乡、嘉荫农场。
4、人口在200—500人之间的有:沪嘉乡、常胜乡、青山乡、向阳乡。
(三)县域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结构
嘉荫县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城镇职能如下:
综合性城镇:朝阳镇。
矿产资源型城镇:乌云镇、乌拉嘎镇。
农副产品集散地:红光乡、保兴乡、沪嘉乡、常胜乡、青山乡、向阳乡、嘉荫农场。
(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规划期限
2000年—2020年
(二)指导思想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科技服务,并提供优良的城镇发展空间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调整城镇体系内部结构为主,在目前城镇体系基础上,在国家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经济、节约土地资源的方针指导下,以为经济增长极,使之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充分发挥各级城镇中心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不同水平、各具特色、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有机联系的整体。
3、适当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注意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避免城市化盲目发展,促进城镇人口等级规模结构和基础设施及居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向较高层次发展。
4、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立足本地区资源,在继续发展农业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改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合理划分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发挥区域中心,副中心的作用,带动区域全面发展,促进县域城镇和经济的发展。
5、抓住县域特殊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业,使之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6、在区域产业结构和乡镇职能分工趋向合理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综合效应,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总目标:
以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为重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保护生态环境,深化农业基础产业,促进旅游、工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集中合理布局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中心村,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屯,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到规划期末,将朝阳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边境口岸小城市。
2、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产业:强化农业新技术开发,建设现代化农业。以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为切入点,重点建设黄豆、包米、奶牛等养殖业基地。
第二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推进乡镇工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现有支柱产业,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并大力开发鱼产品。在乌云镇规划10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粉条、水稻、食用醋生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在保兴乡规划34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大豆、水稻、马铃薯、玉米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在乌拉嘎镇规划100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矿产冶炼和其它工业项目;在朝阳镇永安村规划151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木材精深加工和无污染工业项目。
第三产业:深入开展旅游业开发,发展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销售体系,加快村镇社会服务体系运输体系的建设。
(四)县域城市化水平预测
1、县域总人口预测
根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未来时序上的阶段性差异,把县域总人口规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预测。1999年为基期,2000—2005年为第一时段,2006—2020年为第二时段。借助微机分析分别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自然增长率外推法对全县的人口加以预测,然后对上述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定性修正的基础上,预测出2005年县域总人口约为8.5万人,2020县域总人口为11.5万人。
县域城镇人口分别采用乡镇总人口预测及分乡镇人口预测汇总两种分析方法,并对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定性修正,最后确定规划期末乡镇人口总数。乡镇总人口预测分别采用综合分析法和非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相关分析法,得到2005年市域非农业人口约为3.4万人;2020年5.8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嘉荫县历年来非农业人口变化情况及国家发展中小城镇政策,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预测,嘉荫县域2005年城镇化水平为40%,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0.43%。
(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期内,县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序列将进一步明确,县域内城镇分为四级:
一级城镇:朝阳镇,人口规模40000—45000人。
二级城镇:乌云镇,乌拉嘎镇,人口规模2500—8000人。
三级城镇:红光乡、保兴乡、嘉荫农场场部,人口规模1500—2500人。
四级城镇:沪嘉乡、常胜乡、青山乡、向阳乡,人口规模1000—1500人。
(六)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嘉荫县实际情况及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特征,考虑到今后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期内,对县域城镇职能进行加强及适当的调整,使目前功能不强或雷同的内向型职能结构转变成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外向型职能结构,近期重点发展朝阳镇、乌云镇和乌拉嘎镇。
根据嘉荫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特点,把县域分为三个经济区,建立以朝阳镇为中心,乌云镇、乌拉嘎镇为两个区域副中心,带动周围各集镇发展的格局。
县域经济中心城市:朝阳镇,同时也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旅游、农林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边境口岸小城市。
县域副中心城镇:乌云镇、乌拉嘎镇,乌云镇是以采煤及农林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县域北部副中心城镇;乌拉嘎镇是以采金及农林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县域东南部副中心城镇。
以发展林产品加工为主的集镇:青山乡、保兴乡、沪嘉乡。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渔业为主的集镇:常胜乡、向阳乡、嘉荫农场。
以资源开发和风景旅游为主的集镇:保兴乡。
(七)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为使县域内城镇分布进一步有序化、完善其它空间结构,使城镇在空间上形成统一有机整体,规划期内,确定县域经济发展轴带为:
一级发展轴:黑嘉、绥嘉公路沿线。
二级发展轴:伊嘉公路沿线。
县域经济发展以朝阳镇为中心,以乌云镇、乌拉嘎镇两个副中心城镇为启动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五、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县域公路规划
县域范围内公路在规划期内主要依据两个原则,一是县域内各乡镇之间联系便捷,取消断头路,取直各乡镇间弯路,缩短空间距离,提高路面等级;二是增加县域与外界地域的出入口,以促进县域内外物资交流。
提高嘉荫——汤旺河、嘉荫——马连的公路等级,由现有的砂石路提高到黑色路面,规划为二级公路。
完善乡镇之间,村屯之间公道,形成环路,使乡镇、村屯之间具有完整的公路系统。
(二)县域供电现状
1、县域供电现状
县域内现有110千伏变电所一处朝阳变、主变容量为1000千伏安。
63千伏变电所5处,火电厂变电所主变容量600千伏安/63千伏/35千伏/10千伏、向阳变电所250千伏安/63千伏/10千伏、育才变电所400千伏安/63千伏/10千伏、稻田变为联络主变容量3200千伏安/63千伏/35千伏一台1000千伏安一台/35千伏/10千伏、全丰变电所主变容量1600千伏安/63千伏/10千伏。
35千伏变电所3处,新龙变电所主变容量100千伏安/35千伏/10千伏、沪嘉变电所主变容量320千伏/35千伏/10千伏、青山变电所主变容量560千伏安/35千伏/10千伏。
县域年用电量1800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270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144万千瓦时,生活居住用电量1350万千瓦时,其它用电量36万千瓦时。
2、县域供电规划
县域内规划稻田变电所升压改造,66千伏升压为110千伏,电源由朝阳变电所引入,主变容量10000千伏安/110/66/10千伏、10千伏出线4个回路。
青山变电所规划移地建设,所址选在五0、变电所电压为66千伏,主变容量10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3个回路。
育才变电所升压改造,电压为66千伏,主变容量1600千伏安、10千伏出线4个回路。
乌云变电所规划新建、所址选在乌云镇,电压为66千伏,主变容量1600千伏安,一次出线兀出66千伏乌江线、乌沪线、10千伏出线4个回路。
江南变电所新建,所址在常胜乡江南村,变电所电压为66千伏,主变容量630千伏安,电源由乌云变引入,10千伏出线3个回路。
沪嘉变电所升压改造,电压为66千伏,电源由乌云变引入,主变容量630千伏安,10千伏出线3个回路。
新龙变电所升压改造,电压为66千伏,主变容量250千伏安,10千伏出线3个回路。
(三)县域电信规划
1、县域电信现状
县域内有常胜、沪嘉、乌云、向阳、育才、农场、青山、保兴、团结支局所,电信服务普及53个村屯,交换机总容量10936门,中继线路300路,实装话机8720部。
2、县域电信规划
县域内9处支局(所),规划数字程控交换机增容,总容量为20000门,农话普及率达到35%,达到村村通电话。
县域移动通信增加基站的建设,消除移动通信盲区。
六、县域旅游规划
(一)境外旅游
开通对俄罗斯旅游线路:
一日游线路 嘉荫——奥布卢奇耶
三日游线路 嘉荫——巴斯克沃——哈巴罗夫斯克
七日游线路 嘉荫——巴斯克沃——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十五日游线路 嘉荫——巴斯克沃——莫斯科
(二)境内旅游
嘉荫县境内有旖旎的山光水色,壮丽的奇观异景、珍贵的文物古迹,罕见的古生物化石。规划两条旅游线、一个旅游中心:沿黑龙江旅游线,可观三山(龙骨山、保兴山、观音山)、两滩(新发杨柳滩、野鸭滩)、一湾(月芽湾)、一谷(嘉荫河谷);沿公路旅游线,可观览永安青铜器遗址、乌拉嘎硅化木群,鄂伦春船棺葬遗址,以及二青河红松母树林,东风石林,一线天等北国奇观;一个旅游中心是以嘉荫县城朝阳镇为旅游中心。朝阳镇有三山环立——龙骨山、保兴山、迎门山,三水环流——黑龙江、永安西河、太平东河,三局环抱——东风局、新青局、乌伊岭局。城北有江畔公园,城东南有钓鱼场和永安东湖,城西拟建中生代古生物地质博物馆,城南拟建兴安观景塔。规划对现有景点要加强建设重点保护。
近期拟建古生物地质博物馆。县文化馆已挖恐龙化石骨架千余件,正待组装。县内各类中生代动植物化石埋葬丰富,外国古生物专家和国内著名生物专家曾多次来县考察,均确认嘉荫县有迄今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古生物地层。
七、县域城镇发展战略
(一)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
城镇体系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直接制约,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趋势的认识有助于城镇体系的科学规划。
嘉荫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和环境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并以科技为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加速资源优势转换和城乡经济、内外经济对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市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稳定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由目前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产业结构。总体如下:
第一产业:稳定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大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加强牧、林、渔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第二产业:以区域资源为基础,代理发展畜牧产业,粮食产业、建材等工业门类。
第三产业:依靠区位优势及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业、电信业。
(二)县域城镇发展战略
1、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认真贯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方针。
2、嘉荫县是伊春市域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规划期内要加强其与伊春市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3、规划期内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有交通、通信设施;完成伊嘉、黑嘉 、绥嘉公路升级,以促进边贸经济的发展。规划期内,重点发展朝阳镇、乌云镇、乌拉嘎镇。
八、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内所有城镇整体建设发展的依据,规划期末到2020年,本规划的实施是长期的工作,为了保证规划得到顺利、有效的实施,应做到:
1、明确经济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关系,把经济建设同城镇体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市域内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一定要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现实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给予充分重视。
2、制定必要的政策条例,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保证城镇体系规划切实、有效地实施。
3、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县域城镇的整体布局,在实施中还必须编制各乡、镇的总体规划作为具体落实。同时在总体规划的编制中还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 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
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内除朝阳镇外,其余城镇的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较低。
2、居住环境质量较差,住宅大部份为“光杆楼”,见缝插针建设,没有形成小区和环境配套设施。
3、城市道路系统不尽完善,段头路、丁字路较多,道路功能不清,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主次干道红线较窄,人车流量高峰时通行不畅。
4、城市绿地和公共绿地太少,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急待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5、市政公用设施欠帐较多。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压力不够。雨水排除不畅,没有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没经处理即排放出去,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朝阳镇的建设和发展不是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嘉荫县域乃至伊春市域范围内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规划应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统一考虑,建立多层次、整体、系统的规划体系。
2、城市建设发展是个动态的继续过程,规划要考虑到它的连续性。
3、鉴于我国目前所处经济、体制、政策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不定因素较多。因此在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时,应留有余地和弹性,以适应今后形势变化的需求。
4、城市的发展要突出它的主要职能,不能盲目地发展“大而全,小而全”,要协调好与县域各城镇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
5、近期建设和旧城改造要切实可行,要近远期相结合,既要考虑近期建设的实施性,又要对远期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要坚持以旧城改造为主、新区发展为辅的方针。
6、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城市建设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总之经过逐步改造旧城,适当发展新区,到2020年前后,把朝阳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网络协调、空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人,具有嘉荫特色的边境口岸小城市。
(二)规划原则
1、本着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合理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新征用地尽量不占良田,少占耕地。
2、在旧城改造中遵守“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造”的方针。
3、要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为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对城市各项建设进行统筹安排。
4、突出体现城市中人的价值及应有的地位,为市民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舒适、良好的生活空间环境。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0—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0—2005年。
四、城市规划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确定城市规划区,其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近郊区和城市长远发展需要实行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北部以中俄国界线为界,东部以永安东河为主航道为界,南部以嘉马公路为界,西部至太平村东1千米处,总面积36.5平方千米。
五、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原总体规划城市性质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以木材加工业和建材工业为辅的边境口岸小城市”。
根据嘉荫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通过对县域及镇区现状和城镇发展的分析论证,确定城市性质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旅游、农林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边境口岸小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根据朝阳镇的发展特征、镇区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区域生产力布局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分析,考虑到镇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未定因素对镇区人口发展规模的影响,通过多种预测方法计算,镇区城市总人口为:
近期(2005年)3万人;
远期(2020年)4—4.5万人;
(远期基础设施及用地平衡按下限4万人计。)
2、用地规模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城市现状用地情况,远期规划镇区城市建设用地为521.06万平方米,人均建设用地130.26平方米。详见城市建设用地平衡附表2。
六、城市用地选择与发展方向
本着节约用地,不占良田,少占耕地的原则,经过对市区用地分析比较并结合用地性质,镇区城市用地在规划期内,应首先进行老城改造,提高老城区建筑层数和土地利用率,适当发展新区。总的用地发展方向为向东、西部发展,近期以向西为主要发展方向。
七、城市用地布局
(一)居住用地
镇区内现状居住用地超出国家居住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达到60多平方米,所以规划考虑重点改造老城区,适度提高人口密度和建筑容积率,降低老城区居住用地人均指标。要按规划成片开发住宅,形成合理居住规模结构,并要设置相应的环境配套设施,不允许见缝插针、盲目建设。
居住用地规划分为三个居住组团,即中心居住组团、东部居住组团、西部居住组团。每个居住组团设置了相应的商服设施。中心区住宅层数控制在3—6层,外围住宅层数控制在2—4层。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12.4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28.1平方米/人。
(二)公共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嘉荫县委、县政府等行政办公机构大部分都分布在友谊街两侧,规划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在友谊街及江山路南段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形成行政办公中心。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10.54万平方米。
2、商业金融用地
现有商业金融设施主要分布在江山路两侧,规划在江山路完善商服金融设施,并结合改造繁荣路两侧设置商服设施由两个街区组成县级商业金融中心。在居住组团相应配置商服设施。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45万平方米。
3、文化娱乐用地
镇区内文化娱乐设施较少,没有大型文化娱乐场所。规划在江山路规划一座县级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并完善现有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12.5万平方米。
4、体育用地
镇区内现有体育场一处,但设施不配套,缺少体育馆,满足不了居民的体育活动需要。为适应体育运动的发展,规划在现有体育场处扩大面积,形成全县体育中心,内部设置运动场、篮球馆、游泳馆等设施。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9.35万平方米。
5、医疗卫生用地
镇区内现有医院4所,卫生防疫站1所,结核防治所1处,分布较为合理,规划不增设医院,县医院和中医院在原址扩大面积,改善医疗条件。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2.4万平方米。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规划在西部设置科研中心1处,以适应远期教科研究事业的发展。
规划教科研用地面积1.12万平方米。
(三)工业用地
现有工业布局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工业区,规划在东南和南部分别设置了两处工业区, 在朝阳镇永安村规划151公顷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木材精深加工和无污染工业项目。东南部工业区安排水量大、烟尘污染较小的工业项目。西南部工业区安排水量小、烟尘污染较大的工业项目。
镇区内污染较严重的工厂逐步迁至工业区内。
规划工业用地89.65万平方米,人均22.39平方米。
(四)仓储用地
镇区内现有仓储用地主要是粮库、种子公司、油厂、石油库。
规划在南部靠近工业区规划仓储用地1处,此处靠近工业区,交通比较方便,
规划仓储用地30.31万平方米。
八、对外交通规划
1、航运
规划开通对俄巴斯克沃等口岸航运,恢复嘉荫至黑河、嘉荫至佳木斯、嘉荫至哈尔滨的货运航线,适当开通部分区段的客运。
2、公路
镇区内现有客运站1处,营运线路10条,过境车辆都在江山路通过,影响镇内交通和市民安全。
规划在镇区西部设置长途客运站1处,原客运站保留。
规划设置了外环路,过境车辆不进入镇区,从外环路直接通过,解决了过境车辆对城市的干扰。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面积35.30万平方米。
九、道路广场规划
现状道路是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道路功能不清,人车混行,缺少停车场和广场。
规划仍采用方格网式道路系统,规划打通拓宽主次干道12条,设置了内外两个环路。规划主干道宽度40—60米,次干到宽度30—35米。
规划设置广场、停车场8处。大型公共建筑应退后道路红线,留出停车和疏散人流场地。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58.40万平方米,人均14.60平方米。
十、园林绿化规划
镇区现有小型公园3处,街头绿地1处,面积仅在1.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0.6平方米。
规划开辟两个大型公园,一个是沿黑龙江建设江畔公园;另一个是利用南部养鱼池开辟一个南河公园。在居住组团内设置了小游园6个,设置了专业防护绿带8条,结合庭院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使朝阳镇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文明整洁的园林化城市。
规划绿化用地面积98.4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67.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6.90平方米。
十一、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一)城市整体景观
城市整体景观规划的空间框架结构是以总体规划道路为基础,分为主、次、一般三级,主要框架构成了城市突出的道路景观带,主要交点、重点处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观点。其周围的建筑楼群、绿化作为城市中景观的重点部分,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观区。
(二)城市景观系统
镇区景观系统由8个主要景区(南河公园和7街坊景区);6条主要景观带(沿江公园、江山路、繁荣路、通江街、友谊街、临江街等);八大主要景点(江山广场、开发广场、西入口、东入口、南入口三个中心小游园)。
(三)建筑风格与色彩
朝阳镇是边境口岸小城市,城市建筑风格要充分体现出江城特色,建筑要品位高雅、形式丰富、功能配套、别具一格。
基于嘉荫处于我国寒地特点,城市建筑色彩宜采用暖色为主色调,如淡黄、乳白、浅粉等。并以粉红、桔红、浅绿等色调来点缀公共建筑。城市主要色调用八个字概括为:蓝天、绿地、红瓦、黄墙。
(四)城市冰雪文化
嘉荫县冬季气温较低,可利用冰雪这一北方特有景源,在冬季可制作一些艺术性、象征性意义较强的冰雕、雪雕置于城市的主要广场、街头、门前以美化活跃冬季城市气氛和景观。
十二、专项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1、用水量估算
镇内规划人口,近期30000人,远期40000人,供水普及率按100%计。规划近期用水量为4600米3/日,远期用水量8395米3/日。
详见用水量估算表。
用 水 量 估 算 表
项目 | 近 期 | 远 期 | ||
用水标准 (升/人·日) | 用水量 (米3/日) | 用水标准 (升/人·日) | 用水量 (米3/日) | |
生活用水量 | 100 | 3000 | 120 | 4800 |
工业及公建用水量 | | 1500 | | 2500 |
不可预见水量 | | 675 | | 1095 |
合计 | | 5100 | | 8395 |
消防用水量 | | 360 | | 360 |
2、水源选择
在现有水源地进行扩建,近期增设深井1眼,供水能力为5376米3/日,远期增设深井3眼,供水能力为9408米3/日。
3、供水体制及给水管网
给水体制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一体制,消防采用低压制。为供水安全,增设水源至配水管网输水干管一条。配水管网采用技环结合,以环为主的布置形式,水压按5层楼24米考虑。
(二)排水工程
1、排水体制及污水量估算
根据《嘉荫县朝阳镇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排水体制采用合流制,截流倍数采用1。
镇内规划人口,近期30000人,远期40000人,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规划近期总污水量为:4100米3/日,远期总污水量为:7500米3/日。
2、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选择伊春市暴雨强度公式,公式形式为:
其中重现期P=0.5,径流系数Φ=0.5
3、排水管网
老城区沿南环路由西向东设一条污水截流干管,旱季工农路和朝阳路干线的污水截流干管截至江山路,近期直接排入永安河,远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永安河。雨季工农路和朝阳路干线部分混合污水溢流入南水泡,部分由截流干管截至江山路。新城区沿规划道路设置三条主干管,雨季部分混合污水溢流入永安河,部分由南环路截流干管截至东环路,旱季全部污水截至污水处理厂。
4、污水处理厂选择
在镇东部靠近永安河处,设置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厂等级采用初级,日处理能力为8000米3/日,处理后污水夏季灌溉农田,冬季排入永安河。
(三)供电工程
1、供电现状
朝阳镇内现有一处110千伏变电所,输电线路由鹿林山变电所引入,线路名称为金嘉线。
镇内朝阳变电所所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主变容量10000千伏安,二次出线10千伏,该变电所二次出线设计8个回路,现状出线5个回路、线路名称工业甲线、自来水线、红光线、边防线、永安线。
镇内年用电量1000万千瓦时,工业用电量200万千瓦时,生活居住用电量700万千瓦时,农业生产0.5万千瓦时,其它用电量0.5万千瓦时。
镇内平均用电负荷2000千瓦,最高用电负荷5600千瓦。
2、供电规划
朝阳镇内110千伏变电所近期规划主变更换2台6300千伏安变压器,输电电源仍由鹿林山变电所引入,电压110千伏,变电所二次出线7个回路,电压为10千伏。
该变电所110千伏接出一回出线至稻田变,66千伏出线一个回路至全丰变。
镇内10千伏配电线路采用架空沿道路网敷设,规划预测镇内年用电量远期2700万千瓦时。
镇内10千伏配电线路采用“闭合型”的环网结构,开环运行,并将放射状供电逐步完善为“横向联型”以加强相邻线路的联络,栓上配电变压器容量以315千伏安为限。
对于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区采用自建配电亭或箱式变电站供电。
(四)电信现状
1、电信现状
嘉荫县电信公司设在朝阳镇,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其中机房面积200平方米。
市话设备为数字程控交换机,型号为S1240型,总容量8000门,出局总配线11200对,实装话机5987部,出局电缆管道0.26公里,电信架空电缆250杆程公里,电信光缆嘉——伊8芯、嘉——乌云4芯、乌云——常胜6芯、乌云——沪嘉6芯、嘉荫——保兴——团结6芯,市话普及率57%。
移动通信县域内设9处基站,现有用户3000户。
无线寻呼的实现省内联网,现有用户2340户。
2、电信规划
县电信公司近期规划市话程控交换机扩容,总容量10000门,出局总配线1400对,朝阳镇内电信架空电缆及光缆近期规划逐步沿道路网敷设管道至用户。
远期规划电信公司市话程控交换机再次扩容总容量为20000门,出局总配线28000对远期市话电信电缆及光缆全部引至电缆管道,镇郊可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市话普及率为50%。
移动通信依据用户需求扩容,远期规划预测用户可达8000户。容纳多种移动终端并纳入ISDN全数字化的移动通信系统。
(五)广播电视工程
1、广播电视现状
县广播电视局设在朝阳镇,设有广播电视台,电视转播以及微波站,有线电视台。
无线广播现有调频设备一套、每日播放调频广播电台节目。
电视转播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及伊春电视台节目。
有线电视现状播出20余套节目,镇内有线电视入户率为67.9%。
2、广播电视规划
近期规划广播电视局建设一广播电视综合楼,重点发展有线电视系统,近期规划有线电视主干电缆依据用户需求延伸电缆扩大用户,入户率达到98%,覆盖率达到100%。
在现有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光缆干线联网。
远期规划有线电视转播48套节目,并具有双向传输功能。以便开展图文电视、信息交换、电视会议及公务通话等业务,并利用微波信号在县域内联网。
(六)供热工程
1、供热现状
朝阳镇现状供热以分散式锅炉户为主,冬季供暖期造成镇区污染严重,无集中供热设施。
2、供热规划
(1)供热规划原则
本次供热规划本着部分集中,逐步发展,稳步提高的原则。即在住宅集中的小区首先实行小范围的集中供热,随着城镇的发展逐步建设大的集中热源,最终形成统一热源供热,由选用普通能源的基础上,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清洁能源。
(2)热负荷
朝阳镇规划人口4万人,预期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取集中供热率90%,取综合热指标85W/m2。集中供热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热负荷约90MW。
(3)热源
集中供热热源采用集中锅炉房,以煤作为能源。推荐选择单台容量为28MW的热水锅炉4台,并预留1台(共5台)。对煤和烟尘进行集中处理,达到环境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可逐步建设,逐步投入使用。若未来解决冬季水电问题,可将热源部分改造成为电热锅炉,其他用户也可使用电作为采暖能源。
(4)供热管网
以热水作为热媒,采用二级供热方式。一级网热媒供回水温度为130/80℃,二级网热媒供回水温度为95/70℃。规划建设8个换热站,应根据建设情况逐步建设,换热站宜利用该区域内现有锅炉房,换热形式可采用混供和间供。供热管线敷设采用直埋形式,管线设计和敷设应符合《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5)工业区供热规划
工业区中的用热包括生产用热和生活用热,其供热形式可视工业发展状况而定。企业可单独设热源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热的需要,并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工业余热进行采暖。若企业单设热源容量小(小于6t/h),可几个企业共设热源,以避免小而多的热源造成浪费。
(七)环境保护工程
1、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
城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煤燃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和总悬浮微粒在污染物的构成中占有较大比例。
能源结构不合理和设备利用率低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冬季取暖以燃煤为主,且多为分散取暖,集中供热率低;千家万户的小煤炉低空排放,是造成冬季漫烟天气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区交通污染集中,道路路面硬化率低,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又一主要原因。
(2)水环境
镇内工业较少,特别是没有污水量大、污染严重的工业,所以水环境较好。地表水体黑龙江其水质除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V类水体的标准外,其它监测数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理标准(GHZB1—1999)》Ⅲ类水体的标准。
(3)声学环境
朝阳镇环境噪声主要声源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2000年镇内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0dB,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70.5 dB。
城市道路窄,车流量大,路面质量差,车辆数量增长快,而交通量大都集中在少数几条道路上,是造成交通噪声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噪声污染大的工业没有消声、隔声设备,对厂外环境污染较重。
(4)固体废弃物状况
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镇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率约为50%;固体废弃物中危害最的是城市生活垃圾。2000年镇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3.2万吨/年,这些垃圾不经处理,常年露天堆积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潜层饮用水,对水体、土壤及城镇环境均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2、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根据朝阳镇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及各项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朝阳镇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①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范围内。
②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0%以上。
③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
④各功能区90%以上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⑤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⑥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以上。
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⑧镇区污水集中处理率90%。
(2)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
①陆域环境功能区
根据国家标准将朝阳镇陆域环境功能区分为三类环境保护区及交通噪声控制带,具体分类见下表:
朝阳镇陆域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
类 别 | 内 容 | 大气执行 标 准 | 噪声执行标准 | 绿地覆盖 率 | 环境质量级 别 |
重点保护区 | 绿地、疗养区、文教科 研区、环境质量较好的 住宅区等 | 一级标准 | 昼间≤55dB(A) 夜间≤45dB(A) | 35% | 清洁级 |
一般保护区 | 以居住和商业活动为主 的地区、仓储区及环境质量较好的工业区 | 二级标准 | 昼间≤60dB(A) 夜间≤50dB(A) | 30% | 轻污染级 |
污染控制区 | 主要工业区 | 三级标准 | 昼间≤65dB(A) 夜间≤55dB(A) | 25% | 中污染级 |
交通噪声控制 带 | 交通枢纽、干线 | 三级标准 | 昼间≤70dB(A) 夜间≤55dB(A) | | |
备注 | | 执行(GB3095—1996) | 执行(GB3095—93) | | |
凡位于第二类控制区的工业企业,应执行二级标准;凡位于第三类控制区的非规划的居住区,应执行三级标准。
②水环境功能区
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的规定,黑龙江干流河段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但由黑龙江的污染主要存在于朝阳镇的上游,因此规划黑龙江水质在朝阳镇段不受明显污染。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完善城镇排水系统,任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不得排放地表水体;镇区的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黑龙江。
(3)规划措施
为达到以上目标,针对嘉荫现有状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治和管理:
①规划合理布局。有一定污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建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保护区、居住区等范围内,工业用地同其它用地之间应设置绿化防护带。
②对污染性较大的工厂实行分散治理的办法:对工业废气排放量较高的工厂及含有重金属和污废物较重废水的工厂,采取就地治理达标排放的原则;噪声较大的工厂设置隔声、消声设备。必要时对工厂进行根本整治。
③提高型煤的普及量,提高液化气的气化率,抓紧全面推行集中供热,以减小取暖锅炉的数量及生活、生产用煤量,从而降低煤烟的排放量,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④加强对医院含菌废水的处理和医疗废弃物统一焚烧的管理。
⑤保护好饮用水源,严格控制水源保护范围,治理好水源地周围的工业废水。
⑥提高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小排放量的目的,同时完善排水系统,并拟一座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环境和水体起到保护作用。
⑦提高工厂厂区及城区的绿地覆盖率,并提高路面硬化率,从而提高大气及声学环境的整体质量水平。
⑧提高固体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尽可能降低城市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加强垃圾的收集、运输和管理。在城市建成区以外设置垃圾处理场。
⑨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它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搞好环境的综合整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八)环境卫生设施
1、现状
嘉荫环卫处隶属建设局直管,现有职工60人,现有清运车辆6台,车辆1台,吸粪排污车2台,公厕80座,其中水冲式公厕4座。垃圾箱50个。果皮箱20个,年产垃圾3.2万m3/年。
2、规划
环卫设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与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起来,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配套。坚持综合整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保证城市的清洁和环境的优美。
(1)垃圾产量预测:近期日产生活垃圾人均1.6公斤,年产垃圾4万吨;远期日产生活垃圾人均1.2公斤。年产垃圾4.8万吨。
(2)粪便排放量平均每人日产粪便0.8公斤计,近期日排放量20吨:远期日排放量为32吨。规划公共厕所20个到2010年实现水冲式公厕30%,粪便清运量占排放量的70%,日清运粪便23吨。公厕布置城市中心区300—500米设1处、远离中心区800—1000米1个,设在主要道路两侧。
(3)环卫工人按城市人口每千3—4人设置,近期(2005年)75人左右,到2020年120人左右。
(4)环卫机构,环卫处下设2个基层环卫站。
(5)规划设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一处,在城市的东南方向3公里处。垃圾处理方式按照建设部所颁标准“cTJ17—88”《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规范》执行。
(6)依据建设部颁标准“JCC27—89”设置大、中型环卫车辆12台,设中、小型垃圾转运站3处,占地每处5000—1000m2左右,周围设围墙;沿城市主要街道、繁华地段设垃圾箱、果皮箱。25—50米设置1处,其他街道50—100米1处;进城车清洗站3处;城市卫生洒水车上水点与城市消防供水点共设。
(九)综合防灾工程
1、消防规划
镇内现有消防站一处,规划在消防站后院扩建一处训练场地,增设8吨消防水车4台。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火灾2次考虑,一次灭火流量2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计,则消防储备水量360m3。
城镇内消防通道的布局应合乎设计规范,保证消防车的通行范围及火灾扑救的及时性。沿街建筑应设连接街道和院内的通道,其间距不大于80米,消防道路宽度应大于等于3.5米,净空高度不小于4米。
消防供水采用低压制,在给水干管上设置地下式消火栓12个,消防水鹤5处。
按消防通信设施要求,尽快增设一对119火警有线通信线路,按消防通信要求完善现代化消防通信网。
2、防洪规划
黑龙江在镇区北部流迳,现状设有防洪堤坝一条。规划逐步完善大坝的修建,按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加固设防。
3、人防规划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坚持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站结合方针。
规划防空洞4000延长米,面积48000平方米。分布在繁荣街、尚志街、朝阳路。
规划完善现有人防设施,不断提高人防整体平站结合能力,根据国家人防工程有关规定,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设防空设施,按人均1平方米配置。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按有关规定增设地下人防工程。
学校操场和公共体育设施可用做战时人员的集散地。
4、防震
嘉荫县按国家新的地震分区为6度以下地震区所以不考虑防震规划。
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一)居住小区建设
居住小区建设以旧城改造为主,重点开发建设工农小区、江山小区、繁荣小区、近期共发展居住建设用地38万平方米。
(二)工业区建设
在东部工业区开辟17.6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一处,以满足城市工业近期发展的需要。
工业项目选择以绿色豆油、豆粕、白酒、面粉、大米等粮油加工业;以大豆生产色拉油与卵磷脂等高附加值产品及山特产品加工业项目。扩大经济横向联系。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逐步改善朝阳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促进边境贸易发展。
(三)道路及停车场建设
打通延长友谊路,修建白色路面1400米。近期在中心区建设4处停车场,解决中心区停车难的问题。
(四)园林绿化建设
近期重点建设沿江公园中部段、气象站小游园、友谊西两侧绿带,共建设园林绿地面积6.2万平方米。
十四、郊区规划
规划郊区范围与城市规划区相同,面积为36.5平方公里。
郊区内重要发展肉禽、蛋、鱼及蔬菜基地,保障镇区居民的副食品及蔬菜供应。
城市不宜设置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火葬厂等安排在郊区范围。
十五、规划实施措施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及本总体规划,提高市民规划意识。
2、政府重视规划工作,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作为政府重点职责之一。
3、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强化规划管理机制,不断增强规划的权威性。
4、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积极着手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以便更好地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工作。
5、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建设工程都要依法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审批制度。
6、因地制宜地完善制定本市规划建设法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
第三部分 远景规划构想(2021年—2050年)
根据嘉荫县域城镇体系构想及针对朝阳镇区用地容量和用地环境分析比较,认为将来的镇区发展逐步向东和西两个方向发展。预测远景人口规模达到8—10万人,用地规模达到960—1200万平方米。
第四部分 规划成果
一、文字部分
1、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2、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3、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二、图纸部分
1、嘉荫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
2、嘉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3、嘉荫县域城镇体系基础设施规划图
4、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现状图
5、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界定图
6、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总平面图
7、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图
8、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道路图
9、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图
10、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景观风貌图
11、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图
12、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电力电信图
13、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供热图
14、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环保环卫图
15、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综合防灾图
16、嘉荫县朝阳镇城市总体规划——远景构想图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
附表1
序号 | 类别名称 | 面 积 (万平方米) | 占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比例(%) | |
1 | 城市规划区用地 | 3650 | 100.0 | |
2 | 城市建设用地 | 521.06 | 14.28 | |
3 | 水域和其它用地 | 3128.94 | 85.72 | |
其 中 | 水域 | 93.25 | 2.98 | |
耕地 | 2230.93 | 71.30 | ||
林地 | 140.81 | 4.50 | ||
牧草地 | 350.44 | 11.20 | ||
村镇建设用地 | 110.77 | 3.54 | ||
荒地、弃置地 | 202.76 | 6.48 |
备注:1999年现状城市总人口2.5万人;2020年规划城市总人口4.0万人。
朝阳镇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表2
序号 | 用地 代号 | 用地名称 | 面积(公顷) | 占城市建设用地(%) | 人均用地(平方米/人) | |||
现状 | 规划 | 现状 | 规划 | 现状 | 规划 | |||
1 | R | 居住用地 | 171.25 | 112.40 | 47.75 | 21.57 | 68.5 | 28.1 |
2 | C | 公共设施用地 | 62.10 | 80.91 | 17.32 | 15.53 | 24.84 | 20.23 |
3 | M | 工业用地 | 46.80 | 89.56 | 13.05 | 17.19 | 18.72 | 22.39 |
4 | W | 仓储用地 | 15.40 | 30.31 | 4.29 | 5.82 | 6.16 | 7.58 |
5 | T | 对外交通用地 | 14.80 | 35.30 | 4.13 | 6.77 | 5.92 | 8.83 |
6 | S | 道路广场用地 | 34.70 | 58.40 | 9.68 | 11.21 | 13.88 | 14.60 |
7 | U |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 3.98 | 7.68 | 1.11 | 1.47 | 1.59 | 1.92 |
8 | G | 绿地 | 1.5 | 98.40 | 0.42 | 18.88 | 0.6 | 24.6 |
其中:公共绿地 | 1.5 | 67.5 | 0.42 | 12.95 | 0.6 | 16.9 | ||
9 | D | 特殊用地 | 8.1 | 8.1 | 2.25 | 1.56 | 3.24 | 2.01 |
合计 | | 城市建设用地 | 358.63 | 521.06 | 100 | 100 | 143.45 | 130.26 |
注:1999年现状城市人口2.5万人,2020年城市总人口4.0万人。
规划城市道路一览表
附表3
序号 | 道路名称 | 起止点 | 红线宽度 (米) | 长度 (米) | 备注 |
1 | 繁荣路 | 西外环路—东外环路 | 30 | 3650 | |
2 | 尚志街 | 西外环路—东外环路 | 30 | 3550 | |
3 | 友谊街 | 西外环路—东外环路 | 60 | 3500 | |
4 | 公园街 | 西外环路—东外环路 | 30 | 3600 | |
5 | 南外环路 | 西外环路—东外环路 | 40 | 3500 | |
6 | 西外环路 | 繁荣路—南外环路 | 40 | 1580 | |
7 | 工农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30 | 1680 | |
8 | 朝阳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30 | 1760 | |
9 | 江山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30 | 1850 | |
10 | 体育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40 | 1830 | |
11 | 开发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40 | 1550 | |
12 | 东外环路 | 南外环路—沿江街 | 40 | 1490 | |
下载原文
相关信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