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时  效:
名  称:
营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营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20 09:41来源:嘉荫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访问量:
字体:

                                          

    2024年,营商局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工作要求,为确保做好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的学习贯彻执行,按照“谁执法 谁普法”的要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做好三个《条例》的宣传、学习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扎实推动《条例》的深入实施。现将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赋能”政治引领,持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会一课”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确保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和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开展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全年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3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11次,召开支委会11次、党支部党员大会4次,讲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着力提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水平。
   (二)坚持“教育+监督”凝心聚魂,持续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始终坚守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议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定期听取情况汇报,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全年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2次。同时,牢牢守住网络舆论阵地,认真执行新闻信息发布“三审”工作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规范发布。结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和重要时间节点,认真排查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点,加强网络舆情关注,及时进行分析研判,确保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专项+日常”监督模式,持续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全面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履职能力。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注重加强廉政教育和监督,通过常态化教育和提醒机制,及时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议9次、违规吃喝专题会议1次,观看警示宣传教育片2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8次。
   (四)坚持“督导+推进”同频共振,持续提升全县营商环境质效。召开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分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进行了调整优化。全年共承接省市安排部署工作任务265项,通过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点评会等各类会议进行推进和印发工作通知、工作提示、工作督办,各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经各专班不懈努力,首笔知识产权贷款、首台不动产证照自助打印设备、医保服务机器人、首张电子营业执照等一批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成果落地嘉荫。
   (五)坚持“助企+纾困”解决难题,持续打造开放便利投资环境。坚持把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建设,启动了“一照通办”等便利化举措,常态化开展“政商沙龙”活动,全面开展“陪同执法”工作,加强合同履约监管,行政行为日益规范,市场主体活跃度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包保领导深入企业17次,收集解决问题19个,处理履约合同风险369条,开展陪同执法检查9次,累计为9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6.02万元。
   (六)坚持“标准+创新”同源同步,持续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六最”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坚持群众“好办事、能办事、事办好”这一工作主线,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五级六十同”标准化梳理和认领工作。截至11月10日,全县共梳理认领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8大类依申请事项1564项,事项认领率、网办率、零跑动率、一次办率、事项时限压缩比等8个考核指标项均达到95%以上,处于全省最优值范畴。对政务服务中心布局进行了调整,完成了“智慧大厅”对接任务,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防止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特别是结合办事群众年龄结构和高频事项办理频次等实际,率先在全市采取政企合作的模式打造了全市首家“便民服务驿站”,依托全省事APP,群众可以在“政务服务便民驿站”实现企业退休养老保险金发放查询、医保账户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16项民生高频事项就近办理。开发了高频事项“二维码”,从全部事项中梳理出168个高频事项,制作了高频事项“二维码”,企业和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一目了然查看精简版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地便利了企业和群众。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通过推进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行政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七)坚持“赋权+监管”共推共进,持续打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在确保县直部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的基础上,对乡镇权责清单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公布,确定乡镇权责事项108项。全面启动“一照通办”事项梳理工作,确定“一照通办”事项9项。结合县情实际,深入开展“高效管好一件事”和“无感续证”工作,对外公布“高效管好一件事”事项清单26项、“无感续证”工作领域5个。特别是为进一步简化企业申请要件,率先在全市启动了电子证照应用工作,电子证照应用率达85%以上。
   (八)坚持“时效+满意”双重管理,持续打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严格执行《嘉荫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问题化解机制,明确单位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确保热线工作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建立了督办通报机制,每周对群众诉求办理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在报县委、县政府的同时,还将办理情况通报到乡镇和部门,提醒查缺补漏和积极整改。针对普遍、多发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定期进行分类梳理和研判,提出解决建议,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指定部门牵头负责同类问题,形成固定制度,防止因为职能交叉不清导致解决群众诉求发生推诿扯皮或衔接不畅情况,力争通过化解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年初以来,共收到省市12345热线服务平台派发的工单1700余件,工单满意率达到93%以上,办结率和满意率持续提升。
   (九)坚持“信用+场景”探索应用,持续打造诚实守信人文环境。围绕诚信政府、诚信市场、诚信社会建设,全力营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累计组织138家单位签订了《政务诚信承诺书》、2148名公职人员签订了《责任书》。推动市场主体入驻伊春市“红松分”小程序18家,创建“码上诚信+餐饮、住宿、医疗”等应用场景36个,基本覆盖了所有商业领域,持续引导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树立诚信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没有将业务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紧密结合,创新思路办法不多。
    二是数据共享有待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自建系统较多,部门间数据标准不统一,连通不到位,整合不彻底,在人员、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数据方面仍然存在“信息孤岛”,影响了我县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继续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群众办事难点,进一步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机制活力,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一是细化工作落实,全面承接省市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按照省市指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推进措施,做到任务、目标、标准、措施、时限、责任“六明确”,推动各项指标落地生根,全面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同时,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发挥数字赋能作用,确保相关系统和平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是细化工作颗粒,全面提升惠企便民能力。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认领工作,启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站点进驻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打通“群众办事难”“最后一公里”。同时,重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继续整合数据资源,精简办事流程,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度开发和应用“信易+”场景,重点推动信用代证等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信用应用能力。
    三是细化工作创新举措,全面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亮点。认真学习借鉴创新试点城市经验做法,依托省市数据共享平台,聚焦群众需求和县情实际,谋划政务服务创新亮点,并及时总结提炼形成高质量的创新案例。同时,对标省市下发的创新案例,深入研究复制创新工作。

分享到: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